/lyLOGO3.jpg
 法制园地 
 安全生产 
  法制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安全与法制>>法制园地>>正文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2023年12月08日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宪法宣传周”时间为12月1日至12月7日,今年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宣传内容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宪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成就。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财产权、监督权、获得赔偿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文化自由等。

四、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照法律纳税。

6、其他义务,如劳动的义务、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等义务。

五、我们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源自中国普法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

习近平法治思想

u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u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u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u 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u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u 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

十一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3、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

4、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好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

党委政法委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

5、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要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是立法的依据和执法司法的重要指导。要善于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

1、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2、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

3、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推进司法公正,必须坚持司法为民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4、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1、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

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

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

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既要把据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

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

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1、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总括性、原则性、纲领性、方向性。

2、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必须维护我国宪法尊严和权威。

3、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维护宪法权威。

健全备案审查制度,所有的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各类规范性文件出台后都要依法依规纳入备案审查范围。

4、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宪法意识。

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使命

1、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实践证明,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有效保障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根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2、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

3、坚持改革与法治同步推进

要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穿透力。

深化改革需要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作用,做到依法依规进行。

4、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全面依法治国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5、坚持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与推进祖国统一

必须高度重视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

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6、坚持依法治网

要把依法治网作为基础性手段,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1、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借鉴民法典编纂经验,推动成熟领域法典编纂工作,使之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

2、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给予各类市场主体平等法律保护。

3、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紧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立法、司法机关权力行使,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法治监督体系。

加强党对法治监督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立法监督,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国家监察继续发挥对公权力最直接有效的监督。

4、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加强政治、组织、队伍、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保障,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重要支撑。

5、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不断完善“1+4”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体系。

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

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1、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

2、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治国理政须臾离不开法法治。

3、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

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用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内部权力的制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4、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快构建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1、推进科学立法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应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法治。

2、推进严格执法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推进公正司法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真正“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建立完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公益诉讼制度、干预司法的登记备案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4、推进全民守法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以案释法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队伍建设。

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引导社会成员养成自觉守法意识,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全面依法治国的迫切任务

1、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类规则

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

要把法治应对摆在突出的位置,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重视履行同各国达成的多边和双边经贸协议,强化涉外法律服务。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一批高水平涉外服务机构。

3、加强对外法治交流合作

加强多双边法治对话,推进对外法治交流。积极参与执法安全国际合作。推进对外法治宣传,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4、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法治保障

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

1、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至关重要

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

2、首先要把法治专门队伍建设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人员这三支队伍建设好。要教育和引导法治专门队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严标准更高要求管理法治队伍。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

3、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法律服务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优化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结构。大力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加强法治人才培养

法学教育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教育理念。

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

1、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主要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为和工作来体现、来实现。

2、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领导干部要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领导干部要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领导干部要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3、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也直接决定着法治能否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各级领导干部做到:要守法律、重程序,要牢记职权法定,要保护人民权益要接受监督。

4、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约束机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提炼升华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更是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思想旗帜。全党全国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西安技师学院 电话:33199003   ICP备案号:陕ICP备06000550号   学院地址: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咸大道东段003号